一代枭雄殒命沙场:周西成的消耗战为什么最终失败了?

文 | 周渝

当时蒋介石首要目标是桂系,对于西南军阀还是以拉拢为主,为争取周西成,他委任其为第九路军总指挥,但周西成不买账。后又派人游说,周西成仍是油盐不进,蒋只得扶持袁祖铭旧部,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3军军长的李燊,令其反攻贵州。结果李部刚出师就被周西成打得大败,只好转投龙云。

3月22日,蒋介石已做好讨伐桂系准备,并扣押到南京开会的李济深,给各地军阀一个下马威。此事一出,冯玉祥、阎锡山这些大军阀没有动作,反倒是周西成率先发电质问:“李任公追随钧座,历有年所,不无微劳。今因到京开会,即被拘留,纵使钧天沉醉,冤雪纷飞;而公道在人,防川匪易,将何以杜天下攸攸之口。”在发电前,左右曾劝阻周西成,说其电文言辞过于激烈,应先观察一下局势再发不迟,周西成不听,反倒有破釜沉舟之气概:“成则为王,败则为寇,大丈夫做事,光明磊落,何能首鼠两端?何况李任公遇祸,举国同情,我辈若不仗义执言,则意气何在哉?”

几天后蒋桂战争打响,龙云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拥蒋,并联合李燊部陈兵滇黔边境,以示威慑。为了师出有名,龙云与李燊联名打电报给蒋介石,历数周西成之“罪名”:如派遣毛光翔到广西与桂系勾结对抗中央,杀害国民党中央派来的要员、大种鸦片、控制青年等等,请求准予讨伐。此时蒋介石也想恩威并施,最后再争取周西成,致电曰:“十万火急。现中央决心讨桂,势在必行。望继斌(周西成字)兄当机立断,通电表示赞助中央,勿稍犹豫,立盼电复。”看到这封带着最后通牒意味的电报,周西成一笑置之:“此持刀威吓耳,吾偏不惧。况滇军两师无多,吾意与胡、张并力,同他一战,斩此孽龙。然后联合粤、桂、滇、黔,组织联军,东下讨贼,以纾国难。”

事已至此,蒋介石只能改抚为剿,任命龙云为第十路军总指挥,李燊为前敌总指挥,委派滇军将领朱晓东、张凤春、孟昆三个旅(后改为师)归李燊指挥。李军到滇部队编为警卫、教导两营,随军部行动。其余两路配合滇军在侧翼行动。李、龙联军攻入贵州后,取道两路,连克盘县、普安、晴隆,取道关索岭。周西成派部将黄道彬率第25军主力迎战,结果节节败退,李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取关索岭。为稳定战局,周西成命令黄道彬退守大坡顶布置防御阵地,自己亲自率领老2营和贵阳可使用的部队开赴镇宁前线,到黄果树一带与李军形成对峙。

一代枭雄殒命沙场:周西成的消耗战为什么最终失败了?

20 世纪30 年代初,蒋介石与“云南王”龙云合影

周西成原本打算凭着险峻山势与李燊打消耗战,逐渐消磨其有生力量。但李燊此前与周西成作战时吃过大亏,这次吸取教训,在攻取关索岭后,集中优势兵力,不惜牺牲也要向周军大举进攻。战斗打得十分惨烈,周西成的参谋长刘民杰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,被炮火打伤,军队有崩败之象。周西成见势不妙,亲自上鸡公山督战,结果竟被流弹击中,一代枭雄殒命沙场。周军见主帅阵亡,阵线动摇,加之李军攻势猛烈,很快便被击溃。失去主帅的第25军余部大部分退往遵义。5月28日,李燊率领部队,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贵阳,组成贵州省临时政务委员会。

李燊进入贵阳时并不知周西成已战死,只给南京发电报捷。此时蒋桂战争也已接近尾声,桂系败局已定,而作为蒋桂战争另一个战场的西南传来捷报,蒋介石自然大喜过望,马上任命李燊为贵州省主席,并追令通缉周西成。只可惜李燊这个省长只当了18天,周西成的旧部毛光翔、犹国才、王家烈等将领迅速将25军重新组织起来,发动反攻,将李燊赶出贵阳,退往云南。一首讥讽李燊的民谣在贵阳开始流传:“民国十八年,汉板十八圈。来了十八子,坐了十八天。”

李燊被驱逐后,贵州军政大权又回到桐梓系军阀手中,接替周西成掌权的是毛光翔。此时蒋桂战争已分胜负,毛光翔也一改周西成时期政治上联桂反蒋、“关门称霸”的政策,通电拥护蒋介石及南京政府。很快,他也收到了蒋介石的回馈——10月2日,国民政府正式任命毛光翔为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。

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加载更多...